來源:人民網-法治頻道
法律是治國之重器,良法是善治之前提。近兩年,打官司的當事人、從業的法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界一股股清流:律師感覺立案方便快捷了;提起行政訴訟的百姓看到平日難得一見的政府“一把手”坐在被告席應訴;法官態度更嚴謹認真,說情的沒有了市場……
習近平指出,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,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,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。
在過去三年時間裏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共召開27次會議,其中有18次會議的議題裏涉及到司法改革。在一共審議的162個檔中有34個涉及到司法領域,足見中央深改組對司法改革的高度重視。
這34個檔,集中解答了一個問題:“如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”。
立案登記制、巡迴法庭
有效破解立案難、告狀難
中 國古代民間有句俗語:“衙門口朝南開,有理沒錢莫進來。”描述的是百姓常常陷入“求告無門”的境地。2015年4月1日,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,《關於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》是此次會議審議的檔之一。會議強調,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,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 記制,目的是要通過改進工作機制、加強責任追究,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“立案難”問題,保障當事人訴權。
隨 後,最高法明確要求,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一律接收訴狀,當場登記立案,登記立案後移送的案件,相關部門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進行審理,嚴禁另設立 案條件,全面清理和廢止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立案“土政策”。“對發現有案不立、拖延立案、人為控制立案、‘年底不立案’等違規行為的,依法依紀嚴肅追究,對 過問立案情況的,要全面如實記錄,對違法干預立案的,一律予以通報,造成嚴重後果的,要嚴肅追究責任 Return to list page